據悉,2021年6月12日,北湖污水處理廠變身成為“光伏電站”。
“光伏+污水廠”的這一模式可充分發揮“水務+光伏”的天然優勢,降低污水廠用電成本,為光伏產業創造了新的應用場景和廣闊的市場需求,也對實現綠色零排放標準探索,促進環保融合項目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影響。
近兩年來,“雙碳”熱潮興起,想必大家對“光伏”這一概念也不會太陌生。在國家大力發展低碳綠色經濟的背景下,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被廣泛運用于各個領域。
“光伏+污水處理廠”應用廣泛
說到光伏發電、光伏產業,可能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還停留在大西部的光伏電站或者工廠房頂的分布式電站。但由于一些客觀條件上的限制,這種形式下光伏產業遇到了發展瓶頸期,而“光伏+”模式為光伏產業指明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目前,“光伏+”模式應用廣泛,就拿“污水廠+光伏”的模式來說,二者的夢幻聯動也是引起一陣不小的行業“騷動”。
光伏在技術、成本、商業模式等方面進入了創新發展的新階段,光伏產業跨界融合的趨勢愈加明顯。據了解,“光伏+污水處理廠”的項目一直被視作分布式光伏的一大應用場景。
污水處理廠和自來水廠有著大面積的水處理水池,另外,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年均耗電量比較大。光伏發電項目利用污水處理廠的屋頂、沉淀池、生化池和接觸池等處在其上面加裝太陽能光伏板有著得天獨厚的空間優勢。另外,多數污水廠是地方國有企業,業務持續性有保障。
有專業人士認為,如果按照每個污水廠平均可建設5MW光伏電站預估,則這些污水廠可建設光伏電站的規模將超20GW。為了提高污水處理效率及水質,越來越多的污水廠開始探索光伏發電的模式,“污水處理廠+光伏電站”這一CP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
據統計,“水光CP”主要集中在江蘇、湖南、安徽等地區。
“光伏+污水處理廠”機遇與挑戰并存
盡管我們現在可以發現,在污水處理廠運用上光伏發電系統,不僅可以減少電力、污水處理成本的投入,而且還可以減少碳排放,緩解城市的環保壓力。但不可忽略的是目前這種“光伏+污水處理廠”的模式還存在著不少難題。比如存在已建污水處理廠實施光伏發電系統存在基礎建設和安裝成本高、對建筑器材的防腐蝕要求高及光伏組件質量等問題。
當然,換一個角度看,光伏產業發展的勢頭仍不會止步。據業內機構預計,205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有望達到62%,其中風電光伏的發電占比將達到 48%,可以說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未來的趨勢。
在此背景下,“光伏+”模式的熱度延續基本沒有懸念。而在眾多優勢的加持下,“光伏+污水處理廠”既能成為分布式光伏產業發展延伸渠道之一,也能為污水處理廠“高耗能”找到重要減碳路徑,前景被業內廣泛看好。
“光伏+污水處理廠”案例
諸如此類,“光伏+污水處理廠”的案例目前已經有了不少積累。
總而言之,國內光伏產業借著“雙碳”的浪潮正進一步發展,希望未來能探索污水處理廠和光伏產業的更多組合可能性,利用更多的清潔能源包括光伏和風力發電甚至是儲能系統,進一步降低電力支出,為“雙碳”目標的加快實現獻出一份力。
地址:江蘇省宜興市芳橋街道前萬9號
電話:18961506555
郵箱:web@jsqchj.cn / ywweb@jsqchj.cn
公司:江蘇啟創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們 | 淘寶掃一掃,查看更多 |